查看原文
其他

各省过年头号噩梦,这道菜在桌子上吃到想吐还吃没完

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 2024-02-28

过年硬塞饭be like吃小郭的饺子


各位,时间差不多了,过年该长的肉都到位了吧。


我的同事刚在群里抱怨过每逢过年胖三斤这件事,但重点不是胖,而是胖的路径很委屈——


她家过年做饭每顿的量都巨大,于是全家人自动变身晋城人,因为清晌吃剩饭,晌午吃剩饭,晚上还在吃剩饭




对于全国人民来说,运气好一点的,在初一初二就差不多把剩饭打扫完了。


运气差一点的,不好意思,从大年二十几就开始天天吃差不多的东西了。


各省特色年货,直到今天还在餐桌上横行。



从过年前就火了一个热搜:“原来各省都有自己的噩梦”。


北方人忙着吃卤味和饺子,江浙沪人忙着吃年糕,西南地区人忙着吃腊肉,广东人忙着吃鸡……



那些在平时本就常出现在各地冬季餐桌上的菜品,在过年期间因为顺应时令、又很适合大量囤积;


自从入冬以来,就让全国各地年轻人发出哀嚎:


这东西是长腿了会自己来我家里吗,怎么吃完一顿永远还有下顿!



多少返乡打工仔刚回家的时候还吃得喜上眉梢、生龙活虎:



回家第N天还在吃的时候,脸上的笑容已经僵得比内蒙最费腮帮子的牛肉干还硬。



让人闻风丧胆的倒不是美食本身,而是难以承受的数量。


最近眼看着年假快要结束,浙江人终于快能从年糕地狱中逃脱了。


因为他们自从入冬后,就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开端循环。



盘算着上次做好的年糕应该吃得差不多了,终于可以开开新的伙食了。


结果一觉睡醒后,就会发现爸妈不知道又从哪整来一桶新的年糕,就好像地里长出来不要钱捡来的一样。


不知道的,还以为年糕和韭菜一样,割完一茬儿过不了几天又能收获满满一桶回来。


@笨蛋美女


两广人吃不完的白切鸡,则是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自家地里。


年还没到的时候,鸡就已经被家里老一辈安排得那叫一个明明白白:


这只初一吃,这只初二吃,这只有点瘦,再养养,那就等元宵节再吃吧!



四川、湖南等腊味大省要么不腊则已、要么一腊惊人,家家户户拿出挂满窗沿、要开成食品批发工厂的气势。


家里长辈搞回家几百斤都算正常,“一到过年,家里就像吃新鲜菜犯法一样,顿顿腊肉干子”。


发了下面这张堪比腊肠工厂的网友欲哭无泪:你敢信我家只有四口人?



不过相比之下,我觉得最惨的还是我们北方人。


被玩成梗的“大家伙一起包饺砸!”在别人看来只是好笑,在北方人这里可是汗流浃背地照镜子。


除夕吃饺子、初一早上吃饺子、初二回娘家吃饺子、初三初四吃剩下的饺子。


初五你猜怎么着,破五了,又要吃饺子。


每个北方人都至少体验过一次过年期间的经典对话be like:


“别包了,没人吃。”“没人吃?那前几天的饺子都哪儿去了?”



而冬天的北方人,本来就常常因为家里没有尽头的大白菜破防——


@霞霞脸真大


如果端上来的饺子恰好还是白菜馅儿的,那恭喜了,这就是一场没有对手的绝杀。


@小登高(黑哥哥)


放眼全网,只有一句话能终结山河四省人对白菜的抱怨:


“大家再忍一忍,等熬到夏天就又能吃豆橛子和蒜薹了。”



量大吃不完,就意味着接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里,每道菜里都会出现它的身影。


广东人的1月be like:“坐月仲惨,一食食一个月,一日几,鸡汤、蒸鸡、炖鸡,成身鸡屎味。”


打边炉要有鸡,其他做法还有白切鸡、猪肚鸡、冬菇滑鸡、桑拿鸡.....


但不管怎么说,广东人是给足了每一只鸡作为主角应有的尊重,不愧是连形状都很像肥美大鸡腿的一个省份。



而在浙江的年糕,就只能甘愿混迹在各种菜肴里做配。


浙江人为了消耗家里的两百斤年糕时,恨不得顿顿都是年糕宴。


一大清早就吃青菜年糕,年糕混合着米饭浸泡在汤里。还没吃几片,喉咙口就被黏住,叫也叫不出声,脖子愣是伸出去二里地。



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多少浙江特色菜品,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发明的意外之喜。


炒年糕、汤年糕、年糕炒螃蟹、荠菜炒年糕……只要年糕在场,大鱼大肉也得靠边做配角。


@糯米不糯


湖南的朋友在经历了给生肉切条,打洞挂钩,炒盐腌盐,晾晒熏肉……好一通流程下来之后,整个家和自己都快腌入味儿了。


而比这嗅觉袭击更持久的,是腊肉正式端上餐桌后的味觉持久战。

不在湖南过一次年,你永远都不知道一根小小的腊肠能衍生出一整个腊肉菜肴宇宙


腊香肠、腊排骨、腊猪脚、腊肥肠、莴笋炒腊肉、土豆炒腊肉、冬笋炒腊肉、蒜苗炒腊肉……


湘西腊味小炒合集@湘西杨八妹


而湖南和湖北这两个邻居,一个盛产腊肉,一个盛产让当地部分网友哀嚎“到底是谁在吃”的红菜苔和泥蒿。


搭在一起炒堪称王炸,谁看了不说一声绝配。



而当两种怎么吃也吃不完、直到不受待见的食材碰撞在一起,普通的疼疼痛又将升级成痛的平方。



很多人不敢说,为了逃避这无处不在的省菜攻击,他们被迫上演了人生第一次的扯谎与背叛。


夹菜时手故意抖得像食堂打饭阿姨,夹一筷子抖掉80%的量。


或者趁着爸妈不注意,把年糕偷渡给家里的小狗吃。



毕竟如果一样东西连续不断地吃到人类极限,可能会对味觉系统和大脑里的美食评判系统造成永久的重创。


身为浙江宁波人却打死也不吃海货的王安宇就是受害者之一。


他妈妈因为工作太忙,从小每天给他吃一碗白灼虾(海边地区人民的凡尔赛),直到长大后的王安宇终于把对海货的欲望彻底清除出了DNA。



过节期间的人情往来,更是让艰难的清扫存货进程阻碍连连。


比一家天天吃当地省菜吃到哭更可怕的是,自己家好不容易吃完了,亲戚又热情地送来了几十斤


送礼的亲戚be like蜡笔小新的爷爷给他们送年糕,一出手就是一大箱,面子总得给足。



亲戚之间面子和里子都给到了,只有陷入年货循环的人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阴谋。

仔细一想,有一种中秋节家家户户互相传递吃不下的月饼的美感。

但随着各地网友吐槽自己已经在当地省菜地狱里吃到吐,外地网友也骂骂咧咧了起来:

“不是哥们,你管这叫噩梦啊?”

每一条吐槽噩梦的评论下,都会迅速引来一个两眼放光的外地吃货:“这啥呀,看着很好吃啊!”


彼之砒霜、我之蜜糖,要我说,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知好歹。

南部沿海省份的网友,愁眉苦脸地晒出家里炫不完的砂糖橘、杨桃等热带水果,评论区急得跳脚:

“你家什么时候走亲戚,我去顺点水果回家。”


西南地区的腊肉大赏下面,北方网友算盘打得响彻云霄:

“冬笋腊肉、蒜苗腊肉、香干腊肉,我能炫三海碗米饭。”


“要是让我天天这么吃,就算让我住别墅开豪车我也愿意。”

大家在看到别人的噩梦时,仿佛都瞬间忘记了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道理。

尤其是那些美食大省,没有人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。

有IP广西的网友晒出一把菜心说吃腻了,遭到外省网友的“围攻”:这么好的东西咋能说是噩梦呢?

唯有一位网友站出来为他撑腰,仔细一看,IP正确,想必是有吃豆橛子吃到脸都绿了的经历才会如此善解人意。


后来随着各地网友的吐槽纷纷出圈,感人的事情出现了:

网友又开始对年货互换活动蠢蠢欲动,世界上还是热心吃货人多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有博主上一秒还对着家里囤积如山的腊肉愁眉苦脸,下一秒就收到评论区发起的年货交换请求。


但注意,地理位置上相隔很近、生活习俗相近的省份就不要互相掺和了

有湖北网友吐槽,家里人今年搞了1000斤腊货,已经够让人头疼;

谁料到自己找的是个四川男朋友,他们家也弄了1000多斤腊货,正准备趁着过年气氛好送来一半。


两个噩梦大省的人凑一起过日子,主打一个1+1>2。

一场酣畅淋漓的强强联合,换来令人绝望的雪上加霜。


不过随着假期快临近尾声,现在再想想这些所谓的噩梦,其实也算是有各地特色的一种集体回忆。

四川、湖南等地区腌腊肉,往往是一年中全家最有仪式感的大活动。

早晨雾气还没散尽时,眼睛睁不开的年轻人们就会被老一辈从刚暖和上的被窝里揪起来,火急火燎地和长辈赶往菜市场,买到品质上乘的猪肉是重中之重。

北方的饺子对于每个小孩来说,小时候那盆看起来比自己还高的饺子皮和端不起来的肉馅,几乎构成了春节最深刻的回忆之一。

好多人长大离家了,才发现自己在家里吃到不愿再吃的手艺,竟然是外人模仿不来的一绝。

正如这位网友发帖吐槽的:“

“结了婚后,婆婆家的饺子巨巨巨巨难吃,熟猪肉白菜馅的,而且必须三十晚上包出来。第二天初一煮,那真是好家伙,屋里又热又干,煮的时候,饺子都能砸核桃。”


有些东西,明明在家的时候天天吃、顿顿吃,吃得嗓子肠胃都已经“遭不住”;

后来长大后去了外地上学,又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得不行。

无论是食堂还是外卖,又或是专门跑到打着“地道”的土菜馆,都难找到那一口相似的味道。

所以说,还处在省菜地狱中的人们可能看到这里就要开始emo了——

还有一两天,就又要坐上开往北上广的监狱列车,那时候就想吃也吃不到了。






还没看够,看贾玲背后最伟大的女人——姐姐贾丹,如何接济贾玲九年,撑起贾玲的梦想↓↓↓


· 一 周 热 点 回 顾 ·





真的吃够了!↓↓↓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各省过年头号噩梦,这道菜在桌子上吃到想吐还吃没完

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